今年,林男和neo在深圳街头有过一次半天的“散步式长谈”,neo很坦诚地对我讲述了喜茶做产品和品牌的窍道。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三点:
- 一、 重新定义一个细分行业,喜茶有一整套方法论。
- 二、 同行眼中这个有“宿慧(先天聪慧,很早开窍)”的年轻人,中小学就熟读通识,以乔布斯为自己的精神坐标,思维逻辑和人生志向都有很扎实的根,这让他触及本质的能力很强;
- 三、 喜茶的成功,是因为真正读懂了年轻人。
一、产品篇
1.如何让用户喝出“恋爱的感觉”?
有企业家感叹,做产品最悲催一件事是什么?用户体验后记不住。喜茶是如何让用户留下记忆,产生满足的?这是喜茶做产品的第一条法门。neo给我讲了个很有启发的故事。
大概五六年前,neo刚做茶饮头一年,一直努力试图调出完美的味道,今天喝感觉奶味重了,于是调淡一点,明天给另一个人喝又觉得太淡了,又改浓一点,来回折腾,却始终找不到芝士、奶盖与茶的黄金比例。直到有天睡前,neo翻到微博一条评论,一个女孩说喜茶挺好喝的,男朋友回复她“觉得一般”,因为“没有恋爱的感觉”。
恋爱的感觉?简直抬杠!neo气得睡不着觉,但反复琢磨,男孩竟指出了命门所在,“我们缺的正是那种惊喜感和爆发感,喝起来不太甜,也不太腻,中规中矩,结果呢,顾客就是不再回头。”neo反思,自己是不是掉进了味道的坑里?消费者众口难调,今天浓点,明天淡点,最终结果只能是平庸,要让消费者有惊喜感,还要在另一个方向使力:口感。
Neo说,世界上每个人对味道的理解不一样,比如上海人爱吃甜,贵州人爱吃酸,但对口感,全人类有基本一致的认知:比如哈根达斯冰激凌入口即溶,这是一种口感;麦当劳麦辣鸡翅外脆里嫩,这是一种口感;相反,再上好的牛排如果煎到全熟,食客也尝不出那是顶级美味。Neo认为,口感应该丰富,多层次,让人留下记忆点。
怎么优化口感?好材料、好配方、好工艺。2017年上市的一款桃茶饮芝芝桃桃,用了三种桃子,分别来自浙江、四川、山东,有的桃子用来做果肉,增加咬感;有的桃子用来榨汁;有的桃子用来出颜色,肉质更粉,更符合少女心。
金凤茶王是喜茶招牌之一,neo发现女孩喜欢比较清新的茶,不喜欢太浓郁的,于是几种清新的茶叶拼配后,特别添加了一道烘焙工艺,在保证茶味够足情况下,苦涩的口感越少越好,卖点在于它的焙火味,更香、更高扬成为这款茶的味觉记忆点。neo曾对IDG资本讲,喜茶每种茶的口感是不一样的,如果口感完全相似,就会把不必要的SKU从菜单上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