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为什么比你更懂年轻人?与90后创始人长谈数小时得到真相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
作者:贾林男
|
发布时间: 2018-09-11
|
7232 次浏览
|
分享到:
喜茶正通过接触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进而定义一种茶叶文化。从培养年轻人喝喜茶的习惯入手,最终覆盖所有人;从随手即得的一杯茶饮开始,或将进军上游茶产业。战略思路简单而清晰。
顺着这样的思路,很多行业真有机会重做一遍。
3.“永远测试版”
这是谷歌邮箱Gmail的一句名言。Neo认为互联网精神的伟大之一就在于“永远测试版”:
“我小时候很喜欢Gmail,它一直是测试版,它从不说自己是正式版,这给我很大启发。Gmail出现时电子邮箱已经发展至少10年了,人们都认为电子邮件已经无法创新了,但Gmail创始小团队的共识是:我们假装世界上还没有人发明电子邮件,我们是第一个发明电子邮件的人,我们该怎样设计一个产品出来?喜茶也一样,当时市面上有这么多奶茶店了,但我们不去理他们,我就假装世界上还没有人开过奶茶店。喜茶不是奶茶的升级版,而是茶饮的年轻化和国际化。"
“我真的很喜欢改东西”,neo说,2017年喜茶研发了几十款产品,上市只有10款,产品生生死死,菜单上始终只保留20多款产品。上市后第一周获得天量反馈,最易修改,但真正看功夫的还是时间累积,比如一年又一年地降低金凤茶王的苦涩味,提高它的茶香味。“至少今天的金凤茶王肯定比上一年的金凤茶王好喝”,neo不相信产品一开始就可以做的很完美:“所以我不理解很多品牌上市后不改配方,我觉得要么是偷懒,要么就是对产品没有要求。”
二、品牌篇
4.品牌方法论:更新“皮肤”,传承“灵魂”
喜茶火爆的背后,是中国优秀本土消费品牌脱颖而出的时代到来。二三十年前的中国社会弥漫着反思思潮,“国外的月亮也比国内圆”,而如今,当下中国处于民族自信上升期,人们对本土的产品更有尝试的热情。经常有文章分析,赛百味、棒约翰这些洋品牌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做起来,neo认为重点是时机不对,如果赛百味在上世纪80年代进中国,或许就是另一个肯德基。
neo说,任何以小博大的事情,都应该从产品和品牌出发,再来拉动其他方面。如果说产品创新是在必须合法合规的“镣铐”中跳舞,品牌创新则是自由无限的。
那么,中国企业该如何打造本土品牌?neo的方法论是“皮肤与灵魂”:更新皮肤,传承灵魂。
Neo认为,品牌的“皮肤”要用一种很现代化的形式表现,而“灵魂”应该被抽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