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是互联网DT时代,用户流量分散散落在各个平台,于品牌商而言,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宣传难度大,唯有将流量引进自身平台,培养种子用户和获取终端用户的用户数据,发展更趋于用户喜闻乐见的平台,这才是阿里的护城河。
社交化营销+社群化营销一定是未来的趋势,淘宝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传统电商平台当然不会错过,即使无法像拼多多那样做成社交拼团模式,但它可以通过其它的营销活动来向社交靠拢。
当然,这也并不是阿里巴巴第一次出现社交电商的玩法。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淘宝今年过年的亲情账号,以及前段时间推出的淘金币的新玩法,都在往社交方面靠拢。
社交化营销+口碑传播+病毒营销,不得不说阿里巴巴玩得很溜~
五、社群化营销的底层逻辑:社交性、游戏化
在分析完游戏规则后,我们更深层次去探索它的内在逻辑——游戏化。
游玩嬉戏是人类最原始朴质的本性,只是随着年纪不同,喜好的游戏类型有所不同,唯一不变的是,游戏具有普遍性。
美国布隆伯格大学教育学教授.卡尔卡普博士曾提出:游戏定离不开挑战、好奇心、角色、互动四大要素,我们且借教授的这几个要素来分析下阿里巴巴双十一这个游戏的规则。
挑战性
游戏一定是具有挑战性的。
能量PK,这个名字本就已具有很强的挑战味道。若只是让你每天集赞,即使最初就知道集赞有能量,可以换双11津贴,估计也没有几个人会为了几十块钱去坚持半个多月天天替淘宝宣传。
可是当能量与PK挂钩,被迫付出能量入场券,有输赢,味儿就变了。
没有人愿意开局就认输,没人会承认自己不行,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即使不为赢,也为赌一口气,不是吗?于是一拨拨热血沸腾的有志青年开始疯狂地替淘宝宣传,拉朋友点赞。
估计淘宝这几天的点击率应该是这10年中最高的几天了吧?
好奇心
单有挑战是远远不够的。
人性贪嗔痴,缺一不可。于是阿里设置了奖项,PK最终TOP11可获得双11清空购物车的奖励。以清空购物车为噱头,让人们保持热情,当游戏到了中途阶段,人们将不再惦念奖励,而是享受参与活动的过程。而阿里的目的也很明确,只要你来参加,目标就完成了。
人类自发地探索,这就是好奇心使然。在游戏中,好奇心可以用来激励玩家坚持留在游戏的世界中,流连忘返。